重庆:多维发力筑牢儿科与精神卫生服务网
2025-10-15 09:01 来源:新华社-重庆频道
“现在能主动和同学聊天,晚上也能睡安稳了!”近日,14岁的小轩(化名)在江津区妇幼保健院心理健康中心复诊时,向医生分享变化。此前因重度抑郁就诊的他,通过医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的精准方案,一个多月就实现了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这样的康复案例正是重庆以“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为抓手,织密健康守护网的生动写照——从24小时心理热线到基层医院的特色门诊,全周期服务体系正为市民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重庆以《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为核心,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三级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门诊全覆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科设置率超80%的目标。目前,全市已建成15家二级及以上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编制床位数达1.6万张(每千人 0.6 张);80% 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站,5.6万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社区康复管理,形成“市级龙头—区县中心—基层网点” 的三级服务网络。政策推动下,甲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精神科(心理科)100% 覆盖,为基层群众提供“家门口”的诊疗服务。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构建“医-校-家-社”协同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与26所大中小学建立合作,累计提供个体心理咨询1.5万余人次、团体辅导42场,心理讲座覆盖师生2.2万人次。其管理的12356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实行7×24小时值守,截至目前接线量超10000余条,有效帮助大量群众解决问题缓解情绪困扰。
江津区妇幼保健院的AAA级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年服务量达 3.5万人次,2023年通过全区高危儿联动网络规范管理907名特殊儿童。2023年底成立的心理健康中心,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干预,还通过“医校合作”机制,组织医生定期进校园开展团体辅导,将心理服务延伸至教育一线。
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儿科作为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开设哮喘专科门诊、新生儿随访门诊等特色诊室,制定9种疾病临床路径,规范危重症抢救流程。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儿科诊疗能力持续提升,其医护团队硕博占比达41%,为精准诊疗提供人才支撑。
荣昌区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非药物疗法,结合情志护理技术干预儿童情绪问题。通过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身心同调模式,为儿童注意力缺陷等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护理的融合应用。
重庆打破医疗服务边界,形成多元参与的健康促进格局。江津区妇幼保健院指导基层建成13家市级A级儿童保健门诊,实现技术和管理的同质化;沙坪坝区在儿科诊疗中同步开展心理评估,关注患儿情绪与生理健康的协同改善。
目前,全市儿童专科医院精神科设置率、高校心理咨询室配备率、社区心理服务站覆盖率均超8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稳定在95%以上,肇事肇祸案事件较2020年下降60%,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75.1%。
重庆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持续推进中医心理技术推广和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升级,通过政策落地和资源下沉,让健康守护网越织越密,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共享健康重庆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