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时间,一对年过七旬的夫妻先后因肢体偏瘫无力,被送往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幸好,来院及时,在神经内科主任李光建带领介入团队为两位老人分别实施支架置入术后,目前,老两口恢复良好。但夫妻俩先后被脑卒中盯上,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李光建(右)正在为脑卒中患者做手术(资料图)
10月下旬,温爷爷(化名)因左上肢无力来到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检查显示,他大脑多处脑血管重度狭窄约70%。神经内科主任李光建为患者实施经椎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置入手术后,温爷爷恢复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此前,73岁的刘婆婆(化名)也突发左侧肢体偏瘫入院。经检查,发现其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达80%。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迅速行动,及时为刘婆婆实施了支架置入术。术后,刘婆婆的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如今已能独立行走,恢复如初。
那么,二人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一同发病呢?经过医生详细了解,原来这对老人均患有高血压,刘婆婆还同时患有糖尿病,而温爷爷不仅烟不离手,还没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二人日常饮食爱吃一些偏咸且油腻的食物,平时也缺乏运动。这些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埋下了重重隐患。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引发脑出血,或者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造成脑梗死。
脑卒中发作时,会突然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预防脑卒中,饮食是关键一环。医生推荐大家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日常要多吃水果、蔬菜、全麦谷物,适量摄入豆类、坚果、脱脂牛奶和鱼类,少吃动物内脏,严格控制红肉、盐和碳水摄入,建议盐每日不超5克(约一啤酒瓶盖),油不超25克(约两勺)。
每周争取进行2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运动30-60分钟,像快走、慢跑、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但要避免在寒冷季节和清晨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发不适。
尽量保持规律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别熬夜刷手机,睡前泡泡脚有助于睡眠。
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史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重点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还可以通过颈动脉B超筛查血管斑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要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上班族尤其要注意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就起来伸伸腿、扭扭腰,活动一下身体。
温爷爷康复出院后,特意辗转来到医院,亲手将感谢信和自己编著的散文诗集送给李光建主任及医护团队,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患者的信任与康复,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李光建主任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心意,真诚地说道。
李光建主任提醒,对于像温爷爷和刘婆婆这样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切勿自行增减药物,以免引起血压、血糖波动。同时,他还提醒,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要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因受凉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脑部供血,增加脑卒中风险。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脑卒中迹象,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