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小步快跑”,跑出基层院前急救“加速度”
2025-04-08 09:12 来源:南岸区卫生健康委

“120吗?南山这里有老人突发心梗!”近日,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救警报骤然响起。医护人员3分钟内完成出车,12分钟后抵达现场,通过规范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成功挽救患者生命。这得益于南岸区近年来实施的基层急救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织密急救网络、强化专业培训、创新演练模式,让急救服务跑出“加速度”。

织密急救网络:从“空白点”到“全覆盖”

南山片区曾因山路蜿蜒面临急救难题,一度成为急救网络中的“空白点”。2024年,南岸区将填补这一急救空白列为重要民生事项,通过“三步走”破局。区卫生健康委主动作为,深入分析120运行数据,精准定位,将南山、南坪确定为重点优化区域。委分管领导多次前往现场督导,推动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救护车、配置急救单元。发挥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作用,市五院的专家也驻点长达3个月,毫无保留地手把手传授气管插管等关键急救技术,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如今,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3分钟出车率100%的优异成绩,与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的120形成“双保险”,宛如两颗“定心丸”,为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练就“硬本领”: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精兵”

在南岸区,“纸上谈兵”早已成为过去式,实战练兵才是当下的主旋律。“伤员左股动脉破裂,立即止血包扎!”在背囊化应急演练现场,模拟车祸场景触目惊心,背囊化小分队争分夺秒,迅速完成快速检伤工作。精英骨干被选派到华西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学习前沿的生命支持技术;邀请专家对34名基层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双项考核,人人过关;南坪镇培训基地里,超过3500名教师、司机等社会各界人士,在专业指导下学会使用AED,一个庞大的“第一目击者”救援网络正在逐步构建,提升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畅通生命通道:从“分秒必争”到“秒级提速”

一组组数据,彰显着南岸区基层急救能力提升带来的“生命时速”变化。2024年,全区3分钟出车率、危急重症现场监护率同比提升1.38%、2.04%,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大幅缩短124秒,基层出车全程稳稳控制在13分钟内。市五院新院区更是打造出了一条高效的“急救高速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血管开通仅仅需要18分钟,较旧院区提速40%。走进新院区,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大燕自豪地介绍:“现在抢救室按病种分区,设立胸痛、卒中、复苏、中毒救治单元,设备都是‘顶配’,引进全新便携式呼吸机等先进设备,实现120患者院前院内救治无缝衔接,建立区域性创伤中心网络,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检查转运风险,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