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立医院经受住了考验 为满足群众就医提供有力支撑,但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
2022-07-07 10:09 来源:健康报
  本报讯(首席记者 叶龙杰)7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考核工作运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分析3.89亿份病案首页和其他184.7万项数据、3.25万条佐证资料,对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持续向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三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业务工作和经济运行情况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体上三级公立医院经受住了考验,为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

  《通报》显示,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诊疗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临床检查检验可比性持续提升。97.09%的三级公立医院参加了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较2019年提高0.85个百分点。二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优于国家要求。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和点评出院患者医嘱比例分别为15.21%和19.16%,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4.5%和95.63%,均较2019年有所增长。三是大型医用设备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为85.91%,较2019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三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91.26%的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占比较2019年提高8.02个百分点),65.26%的三级公立医院达到4级及以上水平,在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为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打下较好基础。截至2020年年底,83.42%的三级公立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制度,70.53%的三级公立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中心,81.29%的三级公立医院能够向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提供至少一项远程医疗服务。

  三级公立医院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在人员结构方面,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比例为17.86%,较2019年提高0.61个百分点;医护比为1∶1.52,超过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要求(1∶1.25);中医、儿科医师占比与2019年基本持平,麻醉、重症、病理医师占比较2019年有所提高。在专业人才配备方面,设立总会计师的三级公立医院占比约为72%,较2019年明显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三级公立医院在当年总经费支出较2019年下降18.01%的情况下,医学人才培养经费支出总额与2019年基本持平。

  三级公立医院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6.51分、91.68分,较2019年提高1.10分、0.67分。

  三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持续落实,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接受其他医院对口帮扶的三级公立县医院中,大部分医院四级手术量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

  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同步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医院加大防控力度,运行成本增加,运营压力加大。但总体上三级公立医院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韧性,为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通报》显示,在医疗服务方面,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数量整体减少,但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提升,质量、安全和效率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56%和0.1%,均较2019年有所下降;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中位数与2019年基本持平。部分医院积极发挥日间手术优势,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在院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在运营效率方面,2020年,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较2019年下降3.6个百分点;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与2019年基本持平。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3.15%,较2019年提高5.21个百分点,提高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其中,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增加2.65%,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占医疗活动费用比重为4.05%,较2019年提高0.38个百分点。

  在跨省异地就医方面,跨省异地就医患者数量减少,但基本格局并未改变。2020年,受到疫情防控出行要求的限制,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中跨省异地就医的住院患者有404万例,较2019年减少184.3万例,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占比为5.39%,较2019年下降1.35个百分点,省外就医的主要疾病与2019年基本一致。向外省流出患者数量减少最多的前5个省份是广东、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在减少的全部跨省异地就医患者中约占40%;流入患者数量下降最多的前5个省份是北京、上海、四川、湖北、浙江。

  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通报》显示,三级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从绩效考核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医院在原有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区域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距仍然存在。

  在区域间比较来看,东北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人员配备水平和资金保障水平等相对较弱,如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每百张病床药师配备人数、紧缺医师配备人数、人员经费占比等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而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华东和华北地区在各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表现为硬件设施更加齐备,人力资源更加充足,功能定位落实更加有效,工作开展更加规范等。

  《通报》提出,三级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体现在信息化建设、合理用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紧缺医师配备不充足的情况,如内蒙古、甘肃、河南等省份重症医师占比较低,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患者就医体验仍需进一步改善。患者对于就医环境、标识的清晰程度、就诊的便捷程度等提出更高要求。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就医过程中挂号便捷程度、医院空间便利程度、服务设施配备、出入院手续办理的便捷程度等不满意的程度相对较高。这表明,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背景下,公立医院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适老化”程度,落实便捷老年人就医的相关举措。

  《通报》指出,相关部门责任仍需进一步落实。在未设立总会计师的三级公立医院中,有68%的三级公立医院由于岗位设置和编制问题等,导致未能按照要求设立总会计师;在设立总会计师的医院中,约30%的总会计师未能进入领导班子,总会计师职能尚未完全发挥。此外,公立医院因积极承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所得到的财政投入有所增长,但与医疗收入减少的幅度(7.54%)相比,其相应缺口仍难以有效弥补。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