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有新路径!院士专家解读健康衰老密码
2025-07-09 09:07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
7月6日,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第三届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暨院士专家学术交流会在重庆市永川区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承办,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实践。
王松灵、夏宁邵、王存玉、贾建平等院士及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围绕抗衰老医学前沿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披露的多项研究成果,为延长人类健康寿命提供了全新路径。
图片
 
硝酸盐:
从“致癌误解”到健康卫士的蜕变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在《稳态医学——维持健康与疾病诊疗新策略》报告中指出,硝酸盐通过调控细胞稳态,可保护唾液腺功能、逆转骨质疏松、修复肝损伤、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动物实验证实,口服硝酸盐能显著缓解高原反应和代谢紊乱。王松灵院士提出了“稳态医学”作为健康与疾病防控的新范式。强调通过硝酸盐药物研发和稳态理论体系化,为抗衰老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骨衰老逆转:
表观遗传靶点打开希望之门
图片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揭示了骨骼衰老的核心机制。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因子KDM4B是调控骨髓干细胞分化的关键靶点,其活性随年龄增长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在老年小鼠实验中,激活KDM4B基因可显著减少脂肪堆积、增加骨量。王存玉院士表示,团队正通过人工智能筛选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激活KDM4B的小分子药物,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新方案。
 
阿尔茨海默病防控:
早期干预降低发病风险
图片
面对我国15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严峻挑战,首都医科大学贾建平教授强调:“无症状期干预是防控关键。”其团队20年追踪研究发现,患者在症状出现前10-18年,脑脊液已出现生物标志物异常。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积极社交)可使痴呆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并非老年人专属,临床已发现19岁患者案例。贾建平系统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策略,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创新防治路径。
 
中国抗衰老事业
迈入新阶段
图片
会议期间,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完成专家委员会换届,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当选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正式加入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单位,并挂牌“成渝地区健康衰老应用研究基地”,将构建区域抗衰老诊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教授表示,医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融合,探索区域特色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深化与国内外顶尖机构的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将抗衰老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惠及更多群众。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