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刊发重庆深化医改亮点工作:“智”造健康档案 重塑服务格局
2025-04-21 10:19 来源:健康报
近日,《健康报》推出2025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特刊。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潘建波表示:
长期以来,重庆在健康档案建设方面面临三大痛点:健康数据碎片化,医疗机构数据壁垒严重,标准化程度不足。对此,重庆从改革设计与关键技术两方面发力,构建全新健康管理体系。
在改革设计上,重庆着力打造数字底座。通过卫生健康专网,联通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归集全市卫生健康全量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数据底座。按照“一人一档一属地”原则,为全市居民建立唯一电子健康档案。利用健康档案数据的庞大资源库,结合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实现健康画像、数据质控、传染病防控、辅助诊疗、居家诊疗等健康管理服务。
在关键技术层面,重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一是统一数据、全量采集,联通各医疗机构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系统数据,实现跨机构、跨区县数据实时交换、共享与动态更新。二是规范档案管理,以身份证号为唯一识别标识,对海量原始健康档案进行唯一性清理。三是标准化归集全量数据,形成全生命周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四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质控、分析与预警,搭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质控模型。
经过系统性改革,重庆的健康档案已从静态记录文件进化为动态治理工具,改善了民众的健康服务体验。在居民端,全市2835万居民可随时查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档案以时间轴形式清晰呈现预防保健、就诊、康复等情况,实现自我健康管理。探索借助人工智能绘制的健康画像,让居民直观了解自身健康风险,提前预防疾病。在政府端,形成“人工智能初筛—人工复核—动态反馈”的闭环质控评价机制,规范和压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与疫情防控系统对接,结合多渠道数据智能研判预警聚集性疫情,2024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比下降70%。医务人员可经患者授权后,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显著提升诊疗质量,科研支撑亦更加坚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