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举办中医药专场成果转化活动共促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5-04-08 09:09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
4月2日下午,一场聚焦“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的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活动在重庆市渝北区重科智谷A座路演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市医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庆市中医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成果团队、医疗技术专家,以及中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方等众多相关方共计一百余人现场参与此次活动,此外还有六百余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参与。
在主题分享环节,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药事业发展处相关人员详细介绍了目前全国院内制剂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医药创新相关促进政策,为参会人员明晰了政策导向,让大家对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重庆市药品技术审评查验中心药品注册审评科负责人聚焦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药制剂转化现状与对策,深入剖析了当前院内制剂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为医疗卫生机构与企业共同推动中药制剂转化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还分享了类器官技术在中药研发与筛选中的应用,展示了先进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实践,为中医药研发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成果路演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重庆市中医院成功转化了湿疹巴布贴、中药脱脂洗剂、药食同源产品等一系列科技成果,本次路演,来自市中医院的槐枝合剂、参芪延肾颗粒、运脾通意合剂、通用型管灸器以及来自重医附一院的自供电揿针等5项极具潜力的中医药制剂及中医医疗器械成果悉数亮相。
以槐枝合剂为例,这款中医药制剂源自明朝医书中的经典名方,主要用于痔病,由巴渝肛肠流派创始人李雨农首次撰方于1970年,历经六代人精炼处方,临床使用近60年,本次路演主要希望和厂商达成合作,扩大产能;通用型管灸器则希望解决传统艾灸控温难、烟雾大、噪声高、缺乏智能化的缺点,打造精准控温、超静音、智能化耳部艾灸设备,期望获得种子基金融资。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上述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还将与重庆市医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等开展深入合作,聚焦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培训、交流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一对一”匹配技术经理人,全流程指导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搭建产学研用交叉协同创新平台。
重药集团、华森制药、太极医药、植恩生物、联东医疗、百胜药业、百笑医疗设备等数十家医药及器械企业,大地国际生命科学园、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等产业园区,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投资机构参与交流。参会人员也分享了自己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并围绕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热烈交流,为解决中医药成果转化难题寻找新的突破点。
近年来,重庆市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不断,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医学科技成果持续涌现。2024年,重庆市医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进一步加快了成果转化工作。
此次中医药专场成果转化活动的举办,为各方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知识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也让与会各方倾听了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们的心声,了解到其面临的困难。重庆市医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效期比较短、进入医保报销难、相关宣传少、利益机制不完善、医生动力不足和强势科室带动动力不足等问题,中心将联动有关部门,促进政策落实,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畅通转化路径。
目前中心已举办多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题活动,并将其常态化,邀请金融、知识产权、产业、临床和商业孵化等一线的专家分享经验,为路演项目“把脉”,为科研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此外,中心已上线重庆市卫生健康科技服务平台,开展临床研究咨询、专利导航、成果评价、技术推广、科技查新等工作,促进卫生健康领域信息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