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医者 党建“三说”·支部说示范 | ​创支部品牌,促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2024-08-23 09:13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医学检验科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六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等部署,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以创建“心•桥”品牌为契机,着力打造团结、奋进、创新、和谐的战斗队伍,带动科室干事创业敢担当,奋勇争先创佳绩,有力推动了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一、加强党建统领,支部建设得到新提高

医学检验科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党委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三会一课”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坚持书记领学、团队帮学、个人自学,扎实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开展“以案四说”,党支部党员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强化责任担当,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图片
▲ 党支部党员上门为群众服务

二、争当模范先锋,疫情防控展现新担当

2022年11月,重庆本土新冠疫情面临严峻形势,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关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身先士卒、不分昼夜,不到3天就建立了一个符合国家标准能24小时运行的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是重庆市最早取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实验室之一,随后又先后建立了2个方舱实验室。先后建成的3个实验室设备不停,人员倒班休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圆满实现了涪陵区委、区政府“核酸日检能力达3万管以上”的目标。科室老同志许涛还有2个月就到龄退休了,他听说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后,立即找到科室邓文平主任:我要取消日休,虽然我不能进入到实验室一线“战斗”,但我能把科室的日常工作做起走,你就可以多安排一个人进实验室,他们就能多休息一下,我能做的就只能这样了。几句朴实的话语温暖了科室每一个人的心。

在医院院史馆珍藏着一幅横幅,上面用藏语和汉字写着“重大附属涪陵医院援藏核酸检测队”。2022年8月,接国家卫健委命令,支部书记施迎春同志作为领队,带领支部6名同志参加重庆支援西藏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工作,连续工作77天,全体党员带头冲锋在前,克服高原缺氧的困难,40小时内就组建了一个日检能力达10万管的标准实验室,是援建西藏的首个核酸检测实验室,体现了“重庆速度”。

三、落实惠民有感,群众获得感得到新提升

2023年年初,多地疾控陆续发文提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医学检验科党员、分子组组长黄琳淋敏锐的觉察到这波病毒感染很快就会袭来,于是她未雨绸缪,提早对诺如病毒检测做了相关调研和认真准备。

果不其然,很快临床科室就希望能马上开展该项目的检测,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当天下午科室就联系厂家进行试剂议价,第二天试剂送到科室后,黄琳淋和分子组其他老师加班加点设置检测程序、做好设备相关性能验证、培训人员操作。同时,信息组党员付素容着手LIS信息配对、临床开单设置工作,抽血组立马制作大便特殊采集容器。经过大家的通力协作,从临床提出需求到科室正式开展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极大满足了临床鉴别诊断的需求,使腹泻患者得到精准治疗。

四、党建业务融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收获

自2019以来,每年完成医学检验检查在140万人次以上,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项以上,党支部连续3年被院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获批涪陵区“优秀基层党组织”、涪陵区“工人先锋号”等荣誉。2022年支部业务骨干撰写的《基于DNA自组装纳米壳的单个小胞外囊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体同志积极开展了耳聋基因、结核杆菌耐药基因、脂联素等国内前沿新技术;在2023年重庆市临检中心举办的医学检验知识技能大赛中,3位年轻党员同志以优异的成绩勇夺桂冠;4名支部党员先后获得重庆市“最美检验人”的称号;2022年、2023年参加重庆市临检中心第三届、第四届科普大赛均获得了二等奖,并参加全国检验医师科普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医学检验科党支部党员与群众携手并进,日复一日地在实验室里燃烧自我,饱蘸热血,执“检验速度”为笔,着“检验精度”为墨,共绘青山同云雨,医患共相依的宏伟画卷!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