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传真 | 隔离病区传来的笑声
2020-03-12 11:18 来源:七一网

▲患者康复准备出院,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记录人: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内分泌/肾内科副主任 李宁

        时间:3月10日

        地点:孝感市中心医院

       来到孝感市,我首先在市中心医院急诊ICU紧张工作了一段时间,经过短暂休整后,于2月26日转战到感染楼一楼隔离病区。

       刚来时,这里的病人全是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病房里有一种压抑的氛围,患者情绪普遍不高,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情绪和心理障碍。在封闭的空间里,病人活动量很少,病毒会损害他们的消化道,多数患者饮食不佳,很多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重庆医疗组组长,我要联合孝感中心医院感染病区张冬平主任,一起积极制定方案改变这样的状况。

      为稳定患者情绪,恢复患者信心是首要的事情。我们医护人员与每一个患者交流,都会尽量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每一个患者,并告诉他们,重庆来的专家会一直在这里帮助他们对抗疫情,坚定大家战疫的决心,提高患者情绪。我们鼓励患者少吃多餐,患者想吃的榨菜、花生米等食物,尽量额外给他们带一些去。

      为了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大家一起想办法,因地制宜。来自铜梁区的韩安强医生指导患者用矿泉水瓶装小半瓶水,插一根塑料管吹气泡,鼓励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来自璧山的护士赵春迪指导患者反复把矿泉水瓶举过头顶,逐渐增加矿泉水瓶的重量锻炼胸大肌,提高肺活量。另外大家还指导患者吹气球、做呼吸操等,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患者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对他们的关怀,于是,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病房里的笑声逐渐多起来了,患者的情绪也得到明显改善。

      在医疗质量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三级查房制度,每个患者都有固定的医疗小组,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自铜梁的副组长刘元银医生严格筛查每种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用药一定要有依据,不必要的药物一定不用。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庆和孝感的中医专家联合研制,对每个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纠正贫血,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症状、体征和指标调整药物。每个医生都认真书写病历,孝感的余婷婷和余庆医生记录得特别详细。重庆驻扎孝感中心医院的医疗队万东队长亲自组织危重型患者和疑难患者的专家会诊讨论,重医附二院专家张大志教授多次到科室会诊指导,患者病情逐渐平稳。重医附二院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专家沈毅也多次监督,提高医疗质量。经过综合治疗,逐渐有了效果,患者的笑声也逐渐多起来了。

▲医生护送危重型患者去做CT的路上

       CT检查对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评估非常重要,CT室距离感染楼隔离病区约两三百米,外出做CT是一件比较艰巨的工作。首先要通知安保部封锁道路。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要评估去做CT的风险,平车和轮椅一起出发,还要带上氧气瓶和氧气袋。每次都需7-8名医生护送,一趟下来厚厚的防护服内全湿透了,有时还需跑两趟。

       一次,我用平车推一名大爷去做CT检查,他特别兴奋,不停地用他的手机照相,他说要把医务人员的身影留下,还说以后要到重庆来看望我们。很多患者长时间没有到室外透气了,都很兴奋,一路上笑声不断。通过努力,病区的每个患者都分批做了CT检查,有人甚至做了多次,及时对病情进行了准确的评估。

      俗话说,三分靠医术,七分靠护理。为此,护理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在隔离病房内要长时间工作。除了常规的打针、发药,帮助翻身,还要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大小便,打扫卫生,清除大量的医用垃圾。来自重医附一院的刘文文护士长主动在隔离病房,干最多、最重的活,起了模范带头作用。护士在身心护理方面特别下功夫,在闲暇时跟患者拉拉家常,患者觉得很亲切,病房的笑声多了。

      重庆团队和孝感团队关系特别融洽。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孝感的杨霞护士长总是默默地为大家服务,尽量满足大家的个人防护品和洗漱用品需求。孝感的医护人员常把家里的菜贡献出来,重庆的队员也把自己发的一些食品带去共享。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总是笑声不断。

       一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已成功脱机,目前已从危重型转为重型了,并且开始从鼻饲饮食改为正常进食了,脸上经常洋溢着笑容。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隔离病房的大部分患者经过精心的医疗和护理都痊愈出院了,剩下的患者也都有明显的好转,目前危重型患者都转为重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了,死亡患者为零。

      病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医生护士的容颜,但他们记住了其中有重庆队员的身影。病人出院了,幸福的笑声也传递出去了。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