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重庆的援藏工作队队长:昂曲水畔 此爱绵长
2023-11-22 10:14 来源:宣教中心编辑部
昂曲水苍苍,扎曲水茫茫,澜沧江波涛汹涌向远方,重庆人,昌都行,山水相恋心相依……《康巴渝水情》《逆行为春归》,一首首以援藏、抗疫为题材的歌词时常从蒋迎九的笔端涌出。
身处杏林,蒋迎九不仅以医术救死扶伤,还以笔呕心沥血,为医者而歌。手执手术刀的他,骨子里充满柔情。
有人说,凡是遥远的地方,总有一种诱惑,不是被其美丽所诱惑,就是被其神奇所诱惑。昌都,对蒋迎九的诱惑,不仅是雪域高原上的碧玉湖泊、云雾缭绕的圣洁雪山、原始纯净的村落、繁星烂漫的纯净夜空,更有那份医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蒋迎九,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副主任。2019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他踏上雪域高原,担任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队长和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从此,蒋迎九开启了他生命中的援藏之旅,尽情释放着他情感中的高原情怀,带领昌都市人民医院的医疗事业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

蒋迎九说,“我的名字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我是1969年4月出生的,那期间刚好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父母希望我长大了有份工作,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蒋迎九坦言,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但从给我起的名字里却蕴含着他们的殷切希望。
蒋迎九在六兄妹中,排名第五,从小就聪明好学。“其实当初并没有想从医,改变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在于家人的求医之路。”
在重庆璧山区(原璧山县)的一个乡村里,少年的蒋迎九目暏了母亲胆结石发作在床上疼得打滚的情景。缺医少药的年代,家人实在没有办法,访遍方圆几十里的好几个赤脚医生,母亲才脱离危险。从那时起,医院,成了蒋迎九心里的殿堂。医者,可以悬壶济世,去医院当医生,这个质朴的信念,深深埋进他幼小的心灵。就这样,在八十年代末,蒋迎九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小山村,来到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接受系统的教育。
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他深陷其中,废寝忘食,如饥似渴,教室和实验室成了他最忙碌的地方,每天两点一线,那里承载着他的理想和未来。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很多人眼中很酷、很高大,但医生的酸甜苦辣,只有医生本人才有真切的体会。从大学毕业到本校读研、读博、留校,蒋迎九的人生一路开挂,顺风顺水。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30年来,临床、教学、科研,是他工作的全部。性格外向的他,放弃了打篮球、乒乓球等很多兴趣爱好,专注于自己的医学探索。每年近200台手术,30年5000多台手术。一台手术短的2-3个小时,长的十几个小时。平凡的日子里他默默付出,追梦的路上他奋力奔跑。
1992年,蒋迎九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获得留校工作的机会。
1999年,蒋迎九赴沈阳军区总院学习一年;2005年,赴色列哈达萨医院进修心胸外科一年。
对医生而言,拥有一段国外学习交流的经历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蒋迎九也不例外,在学习期间,他同名医学习、交流,抓住机遇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获取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对教学医院、对培养学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其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国际视野不断开阔,他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医学前沿。”蒋迎九把这视作自己的行医指南和初心。
初心是深藏在灵魂深处的,难以放下,不能释怀,一直执着的一缕情愫。工作之余,蒋迎九不放过任何外出学习的机会,几年下来,他兼收并蓄,功底深厚。
2006年,他借调到本单位的医务处,从事了8个月的医务管理工作。医务处是对全院医疗工作和医务行政工作实施组织管理的职能部门。
这一课,对蒋迎九来说,非常的陌生,最初接触管理方面的事,他有些不在状态,担心会荒废自己苦心多年追求的专业。
但渐渐地他认识到,医院的中心工作是医疗工作,良好而有效的医务行政管理对保证医院安全、有序地进行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与内涵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段经历让蒋迎九对医生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医生不仅要会看病,更要尊重生命,他不但埋头拉车,也抬头看路,他希望通过管理、创新、改革,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蒋迎九从事专业技术岗,同时也兼顾行政管理。他紧紧围绕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紧抓制度落实、增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理顺科室间关系,在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这段经历,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让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做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2014年,蒋迎九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到綦江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协助当地成功创建三甲医院,第一次,触摸到管理“成就感”的他,以自己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成为医院管理的引领者。
2016年,蒋迎九到璧山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一挂就是一年半,这一次对他来说,同样是协助当地医院创建三甲,同样是一次新的磨砺和成长。
“保持热爱,奔赴山水,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你人生的底蕴,比如知识,比如情怀。”蒋迎九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自己生命的主角。
尽管他肩负着繁重的领导工作,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医者本分和专业求索,一直兼任着心胸外科副主任之职。
他是学院派,敢于攀登学术高峰,在经历各种蜕变后,他从医生到挂职院长,从巴山渝水到雪域高原,一路走来,始终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感受到从心出发的快乐,他坚定所爱,那些在心中种下的梦想,赋予他丰盈而又辽阔的人生。
2019年,根据组织安排,他加入到援藏队伍中,到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挂职院长。在第九批援藏干部队伍“组团式”医疗队里,他是年纪最大的。50出头的年纪,还有着五彩缤纷的梦,继续努力地攀登,希望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
他已经是教授、主任医师了,职称级别到了顶点,还有什么个人利益可图呢?
“如果你还有方向,总要执着走一趟。”蒋迎九在50岁的年纪作出这样的非凡之举,有质疑的眼光,也有赞许的鼓励。
初到昌都是2019年7月,高原的夏天来得晚,犹如重庆的春天,满目的草长莺飞随风飞舞翩跹,如重逢,亦如初见。昌都,满足了蒋迎九对诗和远方的所有幻想,每天九宫格的朋友圈也装不下他对昌都的赞美。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蒋迎九爱的山水,爱的城市。
可是,很快,他就回到了现实。“高反”是每一个人面临的困难,头痛心慌,整夜难眠。别人很快在半年内适应,可蒋迎九的“高反”带给他的影响可以说是终生的,第一个月关节痛,半年后,听力下降,一年后颅内出血,胃扩张6次。以至于,他每年回到重庆的时候不敢立即回家,必须在酒店住一宿,第二天才能回家,因为他从高原下来,有8-9个小时,是没有听力的,他不敢回家,怕家里人担心,这也是他的一个小秘密。
可每次“高反”后,他追梦的脚步会变得更加轻快,当远处的雪山露出青绿的山尖时,蒋迎九心里总会滋生出莫名的感动,他坚信生命的丰盛来自于辛勤的付出和执着的坚守,现在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为明天的光芒铺路。
昌都市人民医院经过一批又一批援藏医疗人才的努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升,但与重庆主城区的医疗条件相比,仍然显得是十分的简陋。
大型检查设备配置仍有欠缺,使用效率不佳;检测检验没有P2实验室,一些检测设备又没有配置对应的试剂;专科医生较为缺乏,医务人员专业素养急需提升;危重症就诊流程的“绿色”救命通道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当地群众的健康理念落后,医疗观念淡薄,卫生健康意识十分薄弱,急需开展健康和疾病排查知识的宣讲……
而这一切的一切,他都必须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去担当,因为他是院长。面对藏族同胞患者期盼的目光,年过半百的他内心就像脚下奔腾的昂曲水一样,看似平静却急流滔滔。
为了改变这片土地上的医疗卫生面貌,在近三年的临床工作中,蒋迎九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营造“临床围着患者转,医技围着临床转,行政后勤围着临床医技转”的管理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了高质量的医院三年发展规划。
冰雪净化心灵,风霜磨砺意志。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能开辟新的空间。
在加强医院管理的同时,蒋迎九还带领团队与员工完成DSA介入、ICU等八个公共诊疗平台建设,为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引领全院开展279项新技术,建立了医院“互联网+”远程医学中心,实现了远程心电、远程病理等检查或会诊,与重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24小时无缝隙连线对接,出诊断报告,解决临床问题。
当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一点点地闯入蒋迎九的心里,昌都不再陌生,留下了故乡一般的记忆和温暖。
三年来,他创新性开展师带徒“1+2+2”模式,即每位老师指导2名骨干医生及2名初入职医生,共带徒弟156名,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他积极督导考核“师傅”们指导初入职医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过全区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选派当地122名医务人员赴重庆学习,引进41名重庆专家短期援藏。这些举措,全院职工都拍手称好!
蒋迎九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让自己在昌都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岁月和生活,给予他智慧与胸襟,也给予他快乐和满足。
不久前,昌都市芒康县13岁的顿珠发生意外,从高处坠落造成头部伤害,经过近9个小时的紧急转运来到昌都市人民医院。
患者伤情严重,蒋迎九担任救治小组组长。神经外科、儿科、放射科、麻醉科、输血科各司其职,一场生命的接力赛就此开始。
经过会诊,援藏队员、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石滴坚主刀,在当地医生配合下,历时3个小时,成功取出了顿珠颅内的碎骨块。术后经过精心护理,顿珠度过了出血、感染、营养等各个难关,病情非常稳定,伤口按时拆线,恢复良好。
顿珠的成功救治,是藏渝两地多学科联合救治共同努力的结果。三年来,蒋迎九多次见证了队员们在雪域高原的医者仁心。
岁月催生华发,却消磨不了殷殷之情、拳拳之心。在昌都期间,蒋迎九和医疗队联合重庆派援方,开展“渝藏情深、脱贫攻坚”活动,3年来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400多例,骨关节手术60余台,先心病手术40余例,免费为学生配制并发放眼镜500余幅,各类健康体检受益群众超过9000人。
与2018年相比,昌都市人民医院2021年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8%、22%、66%,医疗业务收入增长18%,医院病人转内地数量下降32%,逐步实现了大病不出藏的目标。
“医疗队带给昌都的不光是医务人员、资金、设备,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一种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藏族学生卓玛对即将返渝的第九批医疗队非常不舍。
3年来,重庆市医疗援藏工作持续获得中组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认可,2021年,在“昌都市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各届座谈会”和“昌都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届座谈会”上,蒋迎九作为10名发言代表之一,上台发言,介绍工作感悟与体会。
“援藏收获的不光是丰富的人生经历,也让我充满了对高原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援藏岁月所经历的一切,收获与成长、挫折与困难,最终都会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滋养生命最好的养分。”蒋迎九热情而真诚的话语温暖激荡着大家的心,无需任何语言,他和昌都时刻都能感受到彼此。
昌都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获得自治区区委区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2021年,2名“师带徒”年轻的徒弟首次参加创伤病例全国菁英演讲大赛获得优胜奖。
重庆市第九批援藏队在2021年荣获自治区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蒋迎九在2021年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昌都市“民族团结与进步先进个人”表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重庆医疗队在2022年荣获重庆市“学雷锋先进集体”表彰。
昂曲河畔,此爱绵长。昌都,这片神奇的土地,蒋迎九把它作为自己的“诗和远方”,在这里苦苦思索过,辛勤耕耘过。至今,他还深深地眷恋着这片“诗和远方”。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