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如既往 坚守“疫”线
2023-03-15 10:59 来源:重医附一院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22年11月5日至年底,重庆的这场疫情大考,考验着各条战线上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更是首当其冲。重医附一院血透室的共产党员王向雷,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纵历万难仍一往无前,用自己的萤萤微光汇聚成了血透室抗击疫情的燎原之火,践行了“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的仁心大爱与责任担当。

全家闻令而动

去年10月下旬开始,重庆市疫情形势日趋严重,王向雷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加入“我是党员我先上”共产党员突击队,每天家和医院两点一线,降低感染风险。11月8日,因担心小区封控会影响到上班,同时也为了不耽搁刚满6岁和9岁的两个女儿的学习,毅然选择将全家搬进了医院附近的酒店,以便能够随叫随到,随时待命。11月13日,重庆市组建悦来方舱医院,用于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她的爱人赵小琴就在第一批抽调护士行列,接到征调命令当天就奔赴方舱抗疫。考虑到他工作繁忙无法照顾两个女儿,11月14日,他的母亲也紧急丢下骨折的老父亲冒着被隔离的风险,旅途颠簸十几个小时从河南许昌奔赴重庆照顾他两个年幼的孙女。

临危受命

从11月17日科室第一名清洁工确诊新冠阳性开始,到11月25日,科室相继有11名医护同事确诊新冠。

正在大家诚惶诚恐之时,他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临危受命,代理科室护士长工作,面对科室纷繁复杂的疫情防控局面,在医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带领透析室的全体员工,迅速果断采取行动,遏止疫情的蔓延。

第一时间将血透室暂时停诊,开展为期一天的全面消杀工作,耐心做好每一名患者的解释工作,环境采样合格后迅速恢复正常的透析治疗,没有因停诊耽搁任何一名患者的透析治疗;第一时间将血透室按照疫区进行封控管理,所有人员必须三级防护,在现有条件下克服所有困难,设置三区两通道,最大限度保障了血透室所有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在医院的支持下,第一时间将血透患者预检分诊前移至门诊广场,极大缓解了血透室人员拥挤不堪的局面,最大限度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患者在预检分诊完成核酸单检和抗原筛查,最大限度减轻了血透室的疫情防控压力,彻底改变了血透室因患者透析期间报阳多次被封控的被动局面。

同时,他还打破原来固有的排班模式,由于一分院出现了紧急状况,又从本已紧张的医护队伍中抽调10名护士、两名医生紧急支援一分院血透室。为了能让极度疲惫、高度紧张的医护人员能够多睡1个小时的觉,他本人以科室为家。他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先为科室的同事一一查核酸,然后接诊病人、上机,床旁巡查,每天四班的轮回,直到午夜两点以后第四班全面消杀结束。科室清洁工、护工相继被隔离,他亲自带领医护同仁拖洗地板、收捡垃圾、擦拭机器、消毒等。他还要不厌其烦地接听科室固有的五百余透析患者的电话,同时还要接听来自全市其他透析中心的患者以及工作人员打来的无数的求助电话:“我们楼栋被封控了,我已经很多天没有透析了,我咳嗽,我很累,我出不了气,我完全不能平卧……”为了力求让每一名患者安全、安心、放心,决不漏掉任何一名透析患者。除此以外,每天还有繁琐的流调、转运、报表、领物资、员工订餐等一大堆工作需要他去完成。力求事不过夜,当天解决。最早到科室,最后一个离开,从不间断,每天最多睡5个小时。

爸爸是“骗子”

血透室疫情防控和护理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让他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些琐碎的工作当中,用他的话说,他巴不得一天是48小时,因为有太多太多的工作等待着他去完成、去协调、去落实,他恨不得吃住都在科室,连吃饭的时间都在安排相关工作、了解相关工作动态。

科室工作基本占据了他每天5小时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以至于他根本抽不出时间关心两个在家上网课的女儿的学习情况,女儿的学习和作业根本无暇顾及。即使住在酒店时,两个女儿的生活也基本是由科室轮休的同事帮忙照管。女儿在酒店时,每次听到敲门声,最期盼打开房门看到的是爸爸的身影,但是一般等来的是爸爸科室下班的同事带来的餐食和爸爸还不能下班的失望消息,每次看到两个小家伙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科室的同事们都忍不住流下心疼的泪水。奶奶来重庆后,两个女儿回到了家中,见到爸爸的机会就更少了。有时候女儿打来电话:“爸爸,我有题不会。”他总是以工作忙、开会等各种理由推脱掉。有时候女儿问急了,就给她们说:“爸爸开完会、忙完工作就给你讲哈”。但是这种承诺,从来没有一次给女儿兑现过,变成了一张张的空头支票。以至于有一次最爱他、最最尊敬他的女儿终于爆发,在电话朝他咆哮:“爸爸,你是个大骗子,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我对你已经彻底失去了信任”。挂掉电话,他会轻轻的抹去眼角的泪水。

后来,两个女儿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真的理解了她的工作,不再对他抱怨,当然也不再对他有幻想。两个小家伙把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和支持写进了日记,正如9岁的大女儿在日记里写的“我理解了,他们是有使命的人,无论处境多艰难,他们都不会抱怨,他们都会努力救治病人,向他们致敬!”

再一次的“爽约”和再一次及时的抢救

12月6日,本来是他约定好和分别23天的女儿见面的日子,因为繁忙的工作,他又是忙到深夜十二点才离开科室,也让女儿期盼已久的重逢再次化为了泡影。

回到酒店,洗漱睡下后,本以为可以短暂休整下。凌晨4点,他再一次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急诊收治一位没有核酸结果,抗原结果多次提示阳性的急性左心衰患者,患者已经超过4天没有透析了,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垂危,需要立刻进行急诊透析。考虑到晚上值班的护士住在稍远的酒店,而患者的病情容不得半点耽搁,住在医院对面的他没有半点犹豫,一边答应着“马上到”,一边迅速穿好衣服冲向马路对面的医院。穿防护服、开机、预充管路、接诊患者、血管穿刺、引血联机,二十分钟后,患者顺利上机,四十分钟后,患者心衰逐渐缓解,病情渐趋稳定。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治疗,病人终于转危为安,顺利结束治疗的时候,已经是12月7日的早上7点多钟,送患者离开后,他又带领早班来的同事们立刻开展全面的消杀工作,完成环境采样,以便当天的患者顺利开展透析治疗。

尽管疫情已经得到缓解,但他仍坚守在血透抗疫一线,没有回家看她两个可爱的女儿。因为他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救治患者上,花在提高科室疫情防控能力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需要他去完成,作为科室的主心骨,他说他不能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他要陪大家坚持战斗到最后。

他先后获评2012、2022年度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2020、2021年度重医附一院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重医附一院第三季度及年度“五心护理”明星;2022年度重医附一院第四季度“五心护理”明星。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