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见六大疾病及预防措施
2019-12-17 14:19 来源:中华康网

冬天寒冷的天气为很多疾病提供了方便之门,很多体质虚弱的人都极易中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冬季都有哪些常见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防治方法。

1、流感和感冒

秋冬交替时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常人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一般来说,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发烧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性感冒表现为喉咙痒痛、鼻塞、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和咽痛。一般来说,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流感或感冒找上门来。

预防措施

要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多服用维生素C。

(4)要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等。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而感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但要注意气温变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是由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肿瘤等),在冬天里都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这是因为在秋冬换季时,如果受凉,抵抗力又差,就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严重的甚至病情会持续1到2个月,有的直到天气转暖时才会缓解,而且病情也容易反复。

预防措施

(1)要在生活起居上多注意,饮食要适度,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要注意保暖,别着凉,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来说,“秋冻”不可取。

(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早晨起来或者白天阳光比较好时最好通风半小时左右,因为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引发或加重病情。

(4)要加强锻炼,但锻炼时要注意不能大口唿吸,最好是口鼻交替唿吸。

另外,已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可以和医生学做唿吸操,还可以打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3、哮喘

冬季是唿吸道疾病容易肆虐的季节,哮喘就是其中之一。冬天天气寒冷,受寒冷的刺激很容易诱发哮喘,发生肺部感染也容易诱发哮喘。此外,冬天里很多地方包括家庭容易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加上有的家庭养宠物,在宠物的皮毛以及其他过敏原的刺激下,也都容易诱发哮喘。另外,运动不当也可能会诱发哮喘。而容易发作哮喘的一是有过敏史的人,二是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而其他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合并哮喘。

预防措施

(1)体质过敏以及哮喘高危人群首先要远离过敏原。

(2)要注意保暖,以免因为寒冷诱发哮喘。

(3)要注意运动不能太剧烈。

(4)要坚持用药控制和预防,哮喘患者不要嫌用药麻烦,一定要坚持用药。还有的哮喘患者认为该病不去根因此就不去看病,这也是不正确的。此外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肺功能、调节用药。

(5)有条件的哮喘患者还可以记哮喘日记,用风流速仪测风流速,并记录下数据,这对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病情很有帮助。

(6)尽量避免油烟,并做到哮喘的早发现、早诊治。

4、关节痛

秋冬过渡季节,气象要素变化频繁,晚秋、初冬较强的冷空气能引发关节病痛的发作。一般来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而且疼痛发作也可能出现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这就是“旧伤疼痛明日雨”的由来。

预防措施

有关节炎和其他伤痛的患者,平时要加强锻炼,以改善和调节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病痛。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驱湿措施。

5、冻疮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经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而在冬季,体寒的人,往往出现冻疮症状。

预防措施

(1)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2)温差水泡,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重复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6、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预防措施

(1)要知冷知热,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

(2)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3)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定时定点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控制体重也很必要。过度肥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应该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药,按时检测血压,注意及时降压。而且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一旦发病要尽快和急救机构取得联系。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