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医生魏珂的一天
2020-01-03 12:58 来源:重庆市人口宣教中心
      魏珂 ,第四批中国援巴巴多斯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卫健委医学高端后备人才。2019年9月10日,奔赴巴巴多斯首都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简称QEH)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在当地有限医疗条件和技术下,他通过积极融入当地工作环境,以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麻醉技术,迅速征服了科室的医生,很快开始独立工作并指导下级医师的临床工作。
      尽管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又忙碌,但魏珂却乐在其中。为展现援外队员的工作,作者撷取魏珂在QEH一天的工作轨迹,以期反映真实的医疗援外生活。
 
      时间:2019年11月25日 周一
      06:00:习惯了早起,魏珂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因为巴巴多斯和国内的时差晚12小时,巴巴多斯的夜里正是国内的工作时间,所以每天一早都会收到来自国内的各类消息,需要在上班前的有限时间内尽快处理完国内的工作。
      06:30: 早餐,每周一早上都会逐一询问研究生工作进展,及时答复学生们的问题。另外由于时差关系,这时也是他跟小学一年级女儿最佳的通话时间。
      07:00:驾车前往医院,每天这个时候都是巴巴多斯的交通高峰,从驻地到QEH 8.2公里路程需要开车40分钟左右。
      07:40:到达科室,开始准备当天的手术麻醉。根据科室工作安排,今天负责三台骨科手术。第一台手术是一位80岁的老年女性,因股骨颈骨折拟行内固定手术,计划是在腰麻下进行。尽管刚来不到2个月,魏珂很快适应了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熟练的技术使麻醉很顺利的完成。麻醉满意后10分钟手术开始,这时魏珂需要全程守候在患者床旁观察手术的进度,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巴巴多斯是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高发地区,老年人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比例很高,因此手术中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剧烈波动,麻醉医师需要随时使用各种药物调控患者循环和呼吸处于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以保证手术的平稳进行以及术后的满意康复。今天跟着他手术的还有一位住院医师和两位本地医学院的实习医师,学生们不时向他询问麻醉相关的问题,他始终耐心解答和讲解。
准备麻醉药物
 
      11:00:第一台手术进行了2个半小时后顺利结束。第二台手术是一位37岁的年轻男性,因左胫骨、右踝骨折行双腿骨折内固定手术,也是在腰麻下进行。因患者比较紧张,魏珂不时安慰患者的情绪,在少量镇静药物的配合下,患者逐渐入睡。台上的手术医生和台下的麻醉医师和护士们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14:30:第二台手术结束。已经错过了午饭时间,不过魏珂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和用餐时间的不规律。医疗队员的午餐都是自备打包到科室,因为预计到今天会比较忙碌,所以他给自己准备的午餐就是一个面包和一杯酸奶,在送走患者后手术间周转的间歇,赶紧慰劳一下自己的胃。
      15:00:短暂的午餐后,又紧接着开始了第三台手术。这台手术比较简单,是一位30岁男性,因右上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行内固定取出术。魏珂对这例患者选择了神经阻滞麻醉,他熟练的运用超声引导技术完成了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舒适平静,手术也很顺利的完成。

      17:00:当天的手术终于全部顺利结束。送走最后一例患者后,他又去病房看了看第二天的手术患者,这也是他在国内工作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必须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和万无一失。第二天仍然有三台手术等待着他,他仔细检查了患者和病历后,与患者谈了麻醉计划和过程,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疑惑。
      17:40:终于完成了全天的工作,经过连续工作10个小时后,魏珂终于可以和队友一起回驻地了。作为队长,每天下班和队友驾车回驻地的途中,也是他了解队员们在各自科室工作情况的最好机会。援外医疗存在语言、工作环境、人员配合等诸多困难,魏珂总是鼓励大家全力开展好临床工作,多与本地医师交流,毫无保留的将各种临床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受援医院,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18:30:此时的巴巴多斯已经是夜幕降临,队员们终于回到了驻地,大家一起共进晚餐,一天的临床工作也终于结束。
      20:00  魏珂又开始处理队里的工作事务,修改学生的论文,晚上的时间是他一天中真正属于自己支配的难得时光,尽管经常会工作到深夜,但他对这种工作节奏和状态已习以为常。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