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菊的援外岁月:医疗战场上的“战狼”
2019-04-03 14:50 来源:七一网

2018年7月的一天,重庆市人民医院,一台手术接近尾声。

见病人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各项指标正常,麻醉科医生张双菊稍稍松了口气。

处理完后续工作后,张双菊快步走进办公室,开始了新一轮手术准备工作。不久,她又要投入下一台手术中。

如今,和平安逸的医疗环境,时常会勾起张双菊的援外回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巴多斯的三次援外风雨里,张双菊交出了完成手术麻醉约6000例,差错事故“零”发生,以及诸多创新项目的答卷。

 

第一天

——总有一种责任冲锋在前,总有一种力量在黑暗中闪烁光芒

 

那是2002年,获悉国家委派重庆市组建医疗队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消息,张双菊第一个报名。

有人告诉张双菊:那里“穿衣靠块布,吃饭靠棵树,发展靠援助”,不要去;一去就两年,你要认真掂量;影响自身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你要慎重。

可张双菊仍然与9名队员组成第一批中国(重庆)援外医疗队,飞赴巴新。

2002年11月13日,到巴新第一天,天还没亮,习惯早起的张双菊抬起左手,看看手腕上的表,6点整。

因为承担了繁重的会计事务,这个点张双菊必须起床。

筹备队员吃住行事宜,规划所需的开支费用,整理祖国对巴新的援助物品……天渐渐亮了,张双菊叫醒了睡梦中的队友们。

简单的早餐后,张双菊和队友们出门了。

上班的专车是加固的。车窗上有一层铁丝网,是为了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抢劫。张双菊调侃自己上班坐的是“囚车”,女士出门尤其要小心,得有男士随行,还要尽量把自己扮成个男人。

进入车内,张双菊立即脱下身上的白大褂,迅速撑开,悬挂在车窗处。这样既可以遮掩视线,不让车内的女士暴露在匪徒的视线里,更可以把白大褂当作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习惯了祖国的和平安逸,这种严峻的环境让张双菊着实不适应。但面对800多个部落形成的文化冲突和动荡治安,这已是巴新政府迎接中国医疗队员最好的“礼遇”。

张双菊一再鼓励自己:肩负祖国使命,必须勇敢!

到达莫港总医院,张双菊套上白大褂,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还未到上班时间,等候室里静候手术的患者已经排满,张双菊带着学生走了进去。

张双菊语速快,音量大,说话常伴有手势,这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养成的习惯。面对病人,她始终保持微笑,在白色手术衣的映衬下,纯白淡雅,给人温暖。

张双菊急步走到一位24岁的年轻孕妇马娅身边,俯下身子,凝神观察。这是一位突然昏迷,半身瘫痪的女孩。

马娅的母亲走到张双菊面前说:“你能不能治好我的女儿?”

张双菊和队友们果断接诊了马娅。

手术治病,麻醉保命。与死神抢生命,张双菊从不认输。

她向马娅的母亲询问情况,确定麻醉方案。手术时,张双菊双眼紧盯着麻醉机上的监测仪,严密地观察着她的生命体征,每隔5分钟就记录一次血压,还不时注意手术台上的情况:有无出血、出血量多少、颅内压是否正常、组织器官的氧供需是否平衡等。

虽受莫港总医院条件所限,动脉血气分析无法开展,但张双菊凭借在国内经历的上万例次血气分析积累的经验,她游刃有余地盲调着呼吸参数。

面对巴新800多种部落语言,翻译成为医疗队实施手术的一个大问题。一台本可以2个小时完成的手术,足足进行了5个小时。这场手术下来,张双菊和其他医生疲惫不堪,但此时的马娅,安全了。

结束手术,已是下午2点,张双菊已饥肠辘辘,急忙走到手术室旁的开水炉边上,取下一大早就放在炉盖顶上温热着的盒饭,吃得津津有味。

马娅醒来后不久,要求学习中文“谢谢你”,她要等到再见张双菊时,亲口对她说出这三个字。

没有午休,张双菊匆匆赶向另一台手术,重复着上午的繁杂。没有下班时间,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张双菊才长舒了一口气,赶回驻地。

这是张双菊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一天,也是她重复了两年的普通一天。

 

每一天

——总有一种真情点燃生命,总有一种温暖血脉相连

 

2010年11月,张双菊二进南太平洋,随第五批中国(重庆)援外医疗队,继续两年的“全封闭”生活。

“在巴新,如果不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我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不在宿舍,张双菊就一定在医院诊治病人。

同上次一样,张双菊仍是麻醉顾问医师及队内兼职会计。

2011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张双菊正在筹备第二天的新春佳节,突然接到紧急求援电话:一名华人青年因切割的玻璃突然断裂,切入左前臂,伤势严重,急需医疗队进行抢救。

清创后,手术医生们不禁倒吸一口气,伤情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估计:腕横纹上约3厘米处的掌侧动脉、神经及所有屈肌腱断裂,直达骨骼,大量鲜血正不断喷涌,伤员已经出现休克前驱症状。

救治这样的伤员,对麻醉技术是极大挑战。

张双菊仔细分析患者的情况后,提议一定要保住伤员的手臂!

按照张双菊的思路,医疗队开始行动。张双菊配合主刀大夫,开始了手术。

术中,张双菊等中国医生对患者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他们主动伸出援手:一位大夫送来了自己的手术显微镜,护士长主动为伤员安排了最好的病房,护士送来术后药品。

手术从下午2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近11点才结束,手术很成功,也很精彩。

听说张双菊实施的双管喉罩术及神经阻滞术可支撑大于10小时的肢体手术,当地大夫觉得很了不得,都要来学学这位中国麻醉师的先进技术。因为费用少、易操作、好掌握、易管理,这种技术便在巴新逐渐推广开来。

此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为了伤员的顺利康复,张双菊和队员们放弃假期,到医院查看伤员恢复情况,协调急需的抗生素和抗凝药品。

在巴新的每一天,麻醉科日均六七十台手术是常有之事。张双菊会遇到不同的病人,重复着不同的麻醉手术,四年里,她成功实施5000余例。她说:“我们的每一天,基本见不到太阳,但是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是一缕温暖内心的阳光。”

 

特殊的一天

——总有一种使命义无反顾,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

 

2013年8月16日,北京。

张双菊作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那天,张双菊换上她最爱的黑色援外制服,盘着发髻,戴着金边眼镜,一脸庄重,与习近平总书记合影。

当晚,张双菊一夜无眠。她回想起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卫生援外工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完成好党和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

2016年12月12日,张双菊再次出发,继续她的使命,医疗援助巴巴多斯半年。

这是她第三次援外,亦是中国首次医疗援助巴巴多斯。

初到这里,医疗队就坐了“冷板凳”。当地最好的医院——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怀疑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技术水平,提出医疗队需三个月后才能开展手术的要求。

“不能等!”张双菊用休息、病例讨论等时间展现中国医生的实力,努力“拉活儿”。

活儿一拉,就是医院一半的麻醉手术量。

张双菊的麻醉实力引发了“蝴蝶效应”——中国医疗队得到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认可。

2016年12月26日,张双菊助力开展了在巴巴多斯的第一例手术:腰后路减压内固定术。

2017年5月29日,张双菊协助队友,成功完成彰显中国医疗实力的一台手术:颈椎肿瘤术,这一台手术创造了巴巴多斯医疗历史上的多项纪录。

半年里,医疗队实施的7例该国医疗史上的首例手术,都得益于张双菊精湛的麻醉临床技术和管理。

众多特殊的日子,成就了对张双菊的诸多赞誉。

“中国临床麻醉技术和管理对我们大有帮助。”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医务处长安东尼·哈里斯说。

大使仇伯华称赞张双菊是中国派驻当地的“白求恩”,医术高超、敢打硬仗。

张双菊说:“我一直很普通,有时‘猪坚强’,有时‘玻璃心’,但只要一上手术台,我就是医疗战场上的‘战狼’,勇往直前。”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