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劲松 VeryGood !
2018-08-07 15:20 来源:重庆市人口宣教中心
     这里,有世界上最美丽的红珊瑚和天堂鸟。 
    这里,有600多座岛屿,盛产金枪鱼和槟榔。
    这里,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南太平洋西部美丽的岛国。是世界上较不发达国家之一。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在2002年之前,全国口腔颌面专科基础为零。
    他,是重医附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因为口腔,与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两次4年的援外,“口齿留香”,大爱无疆,将中国故事书写在这个美丽的岛国上。
    他,是中国第7批援巴新医疗队队长,是2017年全国“大爱无疆——最美援外医生”,曾受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的亲切接见。
    他,是张劲松。劲松,像一棵苍劲的青松,历经风雨,却更加傲岸挺拔;张劲松,人如其名,以团结、拼搏、进取、奉献的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助力巴新医疗口腔事业。
 
           
 
     2002年,中国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派遣第一支中国医疗队,这也是我国首次向南太地区派遣中国医疗队。
     2002年,33岁的张劲松来到巴新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立医院莫尔兹比港总医院,还没从新鲜好奇中回过神来,张劲松就被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击倒了,因为喜好槟榔,这里口腔癌高发,但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口腔医疗十分落后。
    第一天上班,援外的医生都分别被相关的科室负责人领走了。40岁的阿派欧,是口腔科的负责人,很不在意地对张劲松说“走吧,到我们科室,跟我干。”张劲松直觉感到,这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科室,也是一个能力较弱的部门。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张劲松积极与阿派欧沟通交流,向他展示了自己以前做过的各类手术资料。当看完那些资料时,阿派欧张大了嘴巴,一些手术闻所未闻,更不必说做了。阿派欧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一起干吧。”
    一月后,张劲松亲自主刀给一名男性患者做了口腔癌根治术, 以前这种手术口腔科根本不敢接。5个小时后,当张劲松摘下口罩,从手术室走出来时,阿派欧向他伸出双臂,热情地说:“以后,跟你干。”
    望着阿派欧期待的眼神,张劲松暗下决心,一定要填补当地口腔科的空白,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于是,说干就干,从基础开始,诊疗查房、讲课培训、手术演示,张劲松浑身充满了劲,当他第一次把手术刀交到阿派欧手中让他切皮,他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张劲松站在旁边一直鼓励他,指出关键步骤,指导操作,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台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2年援外结束时,莫港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已经初具雏形,阿派欧也成长为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离开莫港医院时,阿派欧与张劲松约定,一定要再来巴新。
 
                  
 
    2015年1月,张劲松如约而来,这次,多了一个队长的身份。
    13年,变了好多,也有好多没变。
    南太平洋的风依旧强劲,巴新的社会依然动荡。但令人欣慰的是莫港医院的口腔科发展了,有了一支过硬的团队,阿派欧已经是全国著名的口腔外科专家了,也是巴新首席牙科医生。
    张劲松无比高兴,充满干劲。全身心投入到当地的口腔外科事业建设中。
    可没想到的是,登革热病,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登革热病,是一种可怕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它分为轻型和重型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脑膜炎表现。因病情发展迅速,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时内死亡。
    巴新是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登革热、伤寒等五大疫病的流行区。两种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夹杂传播,2016年导致巴新的登革热病发病率奇高。
    这一波登革热病疫,如2003年中国的非典,巴新上下,谈“革”色变,一旦染上,马上被隔离。
    每天早上7点过,他们会坐一辆所有玻璃窗都罩上铁丝网的特制面包车去医院上班。下午4时,返回驻地,开始一天的第二部分工作——在驻地为当地中资机构人员和华人华侨看病。在驻地诊治传染病患者,潜伏着致命的危险。
    疫情大面积爆发之时,中国医疗队的同志们也是如临大敌,“开始我感到非常的害怕,我是队长,全队的健康我得负责呀,稍不注意,感染了怎么办?。那段时间压力非常大,每天都在担心恐惧中度过”。
    2016年5月6日,医疗队副队长、骨科专家何盛江首先感染登革热病倒了;同一日,肿瘤内科医师邓红彬也中招了;到晚上8点,张劲松也出现感染症状……
“    出现症状时,我第一个念头是我可能要完了,但是队员们必须得平安回去,不然回去怎么交待,他们都得好好的才行。”张劲说说起这段时,仍心有余悸。
    10名队员先后有7名感染。当剩余的3名健康队员要求
    留下来照顾被感染队员时,张劲松坚定地拒绝了。“这里交给我吧,你们放心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硬任务,哪怕有生命危险也要上。”
    每天为了照顾队员,张劲松硬撑着,不顾高烧,带着输液瓶,楼上楼下无数次往返,挨着给患病队友输液,由于浑身无力、头痛、恶心,走路非常吃力,常常一趟下来,整个人几乎虚脱。
    “我感染了以后,反而不害怕了,心情很平静,只要能保证队友们健康,一切都不是问题,至于我嘛坦然面对就是。”
    张劲松忘记了害怕,开始直面死亡。
    他鼓励队友,哪怕还有一个没有感染,我们就必须坚持
    下去。同时,积极联系国内寻求技术支持,并做好队内工作安排,保证队伍在危急时刻的安定。
    在祖国的强大支持下,中国医疗队最终战胜了疾病,一个月后,他们都奇迹般的好了。张劲松也在好转后第一时间返到了工作岗位上。
    2016年12月,巴新卫生部秘书长Mr. Kase为医疗队题词“感谢中国第7批援巴新医疗队对巴新人民所做的杰出服务,祝前程似锦!”
    简短有力的肯定,化为海风,融进张劲松和医疗队每一位队员的心坎里。
             
 
     “2002年,第一次踏上南太平洋到巴新,是怀着好奇、憧憬、茫然的复杂心情,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顺顺利利完成任务回国。第二次到巴新,认识就完全不一样了,觉得仅仅完成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是那么地信任我们,需要我们,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我也觉得工作之外,要做点什么。”
     2015年,第二次到巴新,张劲松累着、忙着、播种着、也收获着,生命变得辽阔而丰盈。
    两年内,他共计完成约3000人的门诊及150余台大手术;
    他组织开展莫港总院口腔科医生及巴新大学牙科学校高年学生参加的每周口腔外科小讲座,形成常态;
    他把国内三甲医院的科室管理、病人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在教学查房中逐步贯彻到团队建设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医学年会上做口腔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专题讲座;作为硕士生导师参加口腔外科硕士的论文答辩会。
    把巴新口腔癌防治作为己任,在与当地人接触的各个场合积极科普嚼槟榔与口腔癌关系,在当地大报WANTOK上呼吁巴新人民关注口腔癌,注意口腔保健及预防口腔癌发生。
    多次组织医疗队外出为当地民众义诊,为偏远地区巴新人民送医送药。到当地私立医院PIH看望受伤中资企业员工,与主治医生商讨救治方案,到PNG LIFE CARE看望孤儿院儿童。
    为在巴新的中资公司,华人华侨提供力所能及的免费医疗服务,并多次外出为使馆、中资公司、华人华侨开展医学科普讲座。
    利用医学援助搭建的桥梁,张劲松团队还是中巴两国民间外交使者,通过种种努力,在使馆、经商处领导下,中巴两国之间开展多项医疗、经贸外事活动。安排联系巴新博干威尔省事务部长Mr.Joe Lera与李瑞佑大使的正式会见,深度介入澳-中-巴疟疾防治项目、深圳卫计委巴新援助项目等,并联系巴新中巴友联会对巴新牙科协会20万元人民币器材捐赠。
    2017年4月,张劲松回国了,面对众多鲜花和掌声,他十分淡定,“这都是我的职责所在,作为队长,我的行为就是祖国的名片。”
    “你为巴新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
    “除了医疗技术,我想留下的应该是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吧。”
    “带走的是巴新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对我说的一句句very good !。”
    如今,49岁的张劲松又回到重医附一院的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依然忙着、累着,闲暇之余,他常会想起那段艰辛而又难忘的时光,想起巴新的医生和患者们对他说“very good !”。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