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暖心镜头
2018-07-30 14:44 来源:重庆晚报

▲大足日报社记者 刘星

在大足区第三人民医院有一个特殊科室,里面有460余名男女老少住院患者,与其他住院患者不同的是,这些人都因患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而住院。作为一群患有特殊疾病而住院的群体,他们心里也有一片蔚蓝的天空,从言语和行为中,透露出他们也希望得到医生、家人和社会的关爱。而在这个特殊科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他们还要化身为心灵鸡汤,抚慰这群患者的心灵。

不久前,作为记者的我,就亲身体验了一次,由大足区卫计委开展的“志愿者体验医师”活动。在这一天的体验活动中,我走进了这个科室,用手中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独特的医患相处场景。

镜头一:安抚“新成员”

在隔离间里,病人陈东平(化名,以下患者均为化名)安静地躺着,医护人员一边为她清理手上的伤口,一边继续安抚她的情绪。病人是雍溪镇政府送来的,来的时候蓬头垢面,衣服破烂,情绪十分激动,吼着要打人,在挣扎的过程中还不小心弄伤了自己的手。

这样的场面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在大足区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科也经常上演。几乎每个“新成员”都有一段适应时间,有的病人狂暴得打人骂人,有的病人害怕得瑟瑟发抖,但是不管怎样,医护人员除了用药物治疗控制外,还要用心地安抚他们的情绪,不厌其烦地解释,有时一个问题要解释十几遍最终才能让病人的情绪平静下来。

镜头二:有问必答

“覃主任,我妹妹什么时候来看我?”“两天后!”

“覃主任,我家里人谁来看我?”“你兄弟说会来看你。”

“覃主任,你给我老公打电话没有?”“打了,他给了你200块钱。”……

精一科的主任医师覃跃一走进病区就被病人团团围住询问。每个病人一提出问题,覃跃马上回复,这并不是安抚精神病人,而是覃跃实实在在给病人家属打完电话后得到的回复。病人很信任覃跃,经常托他打电话给家里人,覃跃每次都有求必应。

“精神病人也有情感寄托,他们除了需要坚持药物治疗还需要家人的陪伴,家人的关心对他们的病情的好转也至关重要。”覃跃说,科室的医生们经常给病人家属沟通,让他们抽时间多来看看病人。

镜头三:住院二十几年

一间病房里,一位老人躺在床上,医护人员正在喂她吃饭,一勺,一勺,动作十分缓慢。

这位病人今年60多岁了,不仅有精神分裂症还老年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喂她吃饭,定时帮她翻身。25年前,老人病发入院,没想到一住就是二十几年。病人儿子说:“我19岁时我妈就生病了,现在我都四十几岁了!”

当知道这个情况时,记者很惊讶,但医生们却说:“我们这里这样的病人太多了!”据了解,在该科室住院病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住院超过10年。在医院里,很多病人住进来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治疗、照顾他们的责任落在了医生肩上。

镜头四:“这里才是我的家”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在男病区里,病人们围坐在一起唱起生日歌。过生日的人名叫秦富春,这是他的50岁生日,也是他在医院里过的第9个生日。

这一天,在家属的嘱托下,医院特意为他加餐,做了他喜欢吃的菜,还为他订做了生日蛋糕。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秦富春一直咧着嘴笑个不停,病人和医护人员一起为他唱了生日歌。吹完生日蜡烛后,秦富春还亲手将蛋糕分到其他病人手中,大家一起品尝着美味。此时的病区,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与外界隔离开来,但医护人员在尽力为病人营造家的环境。秦富春不禁感叹:“这里才是我的家!”

刘星 (大足日报)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